星期一, 11月 02, 2009

港喱深圳遊後記

葉一知


重陽,沒有登高,反而去了深圳。

上一次去,三年前,當時我用100元港幣換到109元人民幣;今次去,我用114元港幣換100元人民幣。早知道人民幣高水,但一直不知道這樣高,我承認,我是此道的港喱。我一股豪氣,一心計劃北上包二奶,這次想上去「睇貨」——即使我沒有大婆,但沒有正室卻包二奶,不是更有型嗎?但匯價叫人自卑,經濟強大叫人屈膝,港幣?不收,付人民幣吧。梁錦松當年說得對:有咁耐風流有咁耐折墮(地產商除外)。我正想風流,卻未風流過,便折墮,成了港喱。

 

女孩子不理啋我,我唯有找另一個二奶:書。深圳地鐵很方便,側聞「少年宮」站有個書城,很大。我到達,大開眼界,由於內地不是香港,地方多,貪官也比地產商惡,故可以建這麼大的書城。比起舊新華書店,新書城好好行,通道闊,書架整齊,工作人員有禮,顧客多端莊。以前去新華書店,很多人踎在地下看書,對於這麼熱衷閱讀的人,心裏有幾分敬意,但這樣子踎,太像出恭時看書,我會不自覺留心地下有沒有屎。這次去書城,沒有這種現象,像去台灣誠品,當然還是誠品正斗,但感覺已好很多。

我討厭簡體字(不代表討厭用簡體字的人,這個註腳給白痴看的),但有時不得不看簡體書。便宜不是一個原因,而是有很多書種,根本沒有好的繁體版。近日,我在啃有關中國歷史的書。這次去書城,買了二百幾元書(香港只能買三四本,但在那裏買了八九本),絕大部分是關於中國歷史和相關的工具書,這些書都很難在香港找到。

而且,我越來越看不過眼香港的排版,我不明白,好端端一頁紙,為甚麼有一半是空白的?為甚麼天地位留了三分一的白(天窗作品尤愛如此,如陳雲的《中文解毒》和《執正中文》) ?你罵地產商的建築面積騙人?書本不也如此嗎?頁數越來越多,即印刷面積大,實用面積卻越來越細,價錢當然也貴,這不是「縮水書」是甚麼呢?最近連龍應台的《大江大海一九四九》(天地)也如此,上面有四分一的「天位」留白,更美觀嗎?看得更舒服嗎?內地的書,還沒有這樣「香港樓化」,故可用更便宜的價錢,買得更大的實用面積,可學到的就更多。

不過,內地書店還有令人氣憤之處。我最近看了或在看的書,有鍾祖康的《來生不做中國人》、蕭建生的《中國文明的反思》(這本書超好看)和龍應台的《大江大海一九四九》,但這三本都是禁書,內地書店不賣。三本這樣的好書都不能賣,怎不叫人氣憤!

十多年前第一次去深圳,覺得那裏的人個個賊相(這不是歧視,是觀察後的感覺),加上太多負面報道,令人有很多負面想像。今天去深圳,那裏的人給我的印象好得多,書店、商店、餐廳服務員、的士司機(的士也沒有了那個「鐵欄」)等,都令人覺得這裏文明了很多。改革開放的市場力量,迫國人在變,但因為政治沒有改革,過關時那些公安,沒有變,仍然跟十年前差不多,面口活像殭屍。

我回程時想,不得不承認,也如很多人說,中國真的進步了很多,你看中國今天多好,多麼強大,多麼令人自豪?所以這些人說,中國經濟日益強大,不是很好嗎?還要求甚麼政治改革?對,中國人真的了得,試想,在這樣的極權統治下,仍然可以有這樣大的進步。可是,為何我們不反過來想,如果中國不實行極權統治,如果中國是真正的共和國,行民主政制,以中國人的了得,今天不早已超英趕美嗎?今天國家還只是一個會在奶粉下毒的暴發戶嗎?如果這裏有自由,我們還用擔心中國只有經濟的硬實力而沒有文化的軟實力嗎?

當然,這些人還是要說不:不會的,有民主政制中國就會亂…..你看台灣,你看陳水扁……。是的,這些人的潛意識一向覺得:中國人天生是奴才,是要人管的,極權統治最適合了,只要管不了我便行……

 

文章由MemDB聯播系統轉載, 原文請按此閱讀